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经验交流,4月8日至11日,学院以“春风送暖润心田、教研领航启新篇”为主题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周”系列活动。

学院特别邀请大连教育学院教研员专家团队莅临指导,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技术赋能等关键领域,通过听评课、专题讲座、课例展示及课程评选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们提供深度学习与实践交流的平台,助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听课评课找差距,交流研讨促提升

教育学院教研员专家团深入课堂一线,共对37门公共基础与专业课进行了现场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教研员细致观察每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及学生参与情况,认真记录每名教师授课的亮点、创新点和不足;在课后,教研员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授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实际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管理的优化等方面展开了细致地研讨。通过“听评课”和交流研讨,教师们对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研讨中总结提升教学水平的方式,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专家讲座启新思,理念赋能提质量

教研周活动期间,学院举办多场主题讲座,分别邀请教育学院专家、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教育学院职成教研训中心曲春生主任围绕“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思考与策略”这一主题,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背景,深入分析了中职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等课程设计思路;教育学院职成教研训中心柯景彬副主任围绕“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学科教学”这一主题,聚焦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核心点,通过具体案例,阐释了如何在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依能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阳梦怡围绕“AI赋能中职教学策略”这一主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率。通过专家讲座,教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加强课程思政、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职教育,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手段。

优秀课例展新技,名师点评促创新

本次教研周活动设计了优秀课例展示环节。3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职教名师围绕语文、数学、汽车维修3门课程,以说课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展示活动现场,教研员对3名教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多个维度与在场教师进行交流,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优秀课例展示和交流,教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创新了教学思路,掌握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

全面总结明方向,改革创新向未来

在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会上,宋学志院长将本次活动比作“一场激发教学创新的头脑风暴”,他全面总结了本次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对大连教育学院专家团队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的谢意,同时,他充分肯定了全体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和提升,并强调学院将以强化课程改革、深化思政课程、探索技术赋能、完善教研机制作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育学院职成教研训中心曲春生主任表示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紧紧围绕“问题导向促提升,互学互鉴共成长”的核心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学活动,学院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他希望学院全体教师加快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专业大赛,加强学科间的深度交流,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教师搭建了专业化发展平台,更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有力推动了学院在课程体系重构、信息技术融合等关键领域的深度探索。下一步,学院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起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研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模式,为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办学注入不竭动力。